热度 1|
李天飞
只要看看古代小说、戏剧就知道:道士一般都是背着一把宝剑。道士为什么喜欢用剑而不喜欢用刀呢?
如果我们稍微翻翻史书甚至小说,就会发现,天天剑不离身的,只有两种人,一种就是道士,另一种是将领。
而剑对于道士来讲,几乎就是标配,比如道教的传承,重要的一件信物就是法剑。张天师张道陵去世前说:“吾升天之后,留太上所赐宝剑、都功印箓,以付子孙。”此后印和剑就成了天师府的信物。茅山宗师相传,也是有印有剑。
这其实就透露了一点消息:道教,甚至道家,具有很浓厚的军事背景。
我们看道教的神里,有许许多多都是武将打扮的,不是什么元帅,就是什么将军,手下多少万天兵天将。这个只要翻翻《道法会元》就知道,不用多列举。道教有灵符,军队有兵符;道教有法印,军队有将印;道教有令牌,军队有令箭;道教有召将谢将,军队有调兵遣将;道教有除妖斩魔,军队有攻杀战斗……一句话,道教随处都带着军事制度的痕迹。
就是号称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,其实也和兵家的思路是相通的。陈撄宁先生说:“自古道家,无不识兵者……兵学遂为道家之特长。”至于李筌注《孙子》,作《太白阴经》,更是道、兵二家的大通人。
那为什么是剑而不是刀?
我们在《汉书》中看到另外一个故事:汉代名臣龚遂,做渤海太守。“命百姓卖剑买牛,卖刀买犊”,可见在汉代民间,剑就是比刀贵的。一口剑能换一头牛,一口刀只能换一头小牛犊,差别很大。
居延汉简里也有类似的例子,一把普通的剑,价值650钱到700钱之间。一口一尺二寸长的短刀只值30钱。就算普通的剑是三尺长的,把这短刀的成本扩大三倍,也不过90钱。刀比剑便宜多了。
刀兴起后,剑逐渐退出实战,但还用于指挥战斗、权力象征等场合。所以,将领佩剑以指挥,小兵佩刀去打仗。道士替天行法,自然要佩带这种代表权力的剑了。
到了唐宋以后,道教逐渐抹去了军事的色彩,剑越来越带有象征性的意义,比如慧剑,实际上指斩断杂念的内心修行;吕洞宾的剑,实际上也是指断烦恼、贪嗔和色欲。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